上海宠物殡葬招聘遭遇困境?行业急需人才加入!

1692 0

宠物殡葬行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,当最后一份骨灰寄存记录确认无误,我抬头看了眼时钟——又是深夜十一点,作为"止念堂"的人事主管,今年我面试了37位应聘者,却只留下2人,其中一位在三天后发来消息:"对不起,我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。"

这不是个例,2025年《中国城市宠物情感经济白皮书》显示:上海宠物殡葬服务需求年增长达23%,但从业人员流失率却高达40%,每天有超过50个家庭需要宠物遗体处理服务,而全市持证宠物殡葬师不足百人。

行业爆发性增长背后的人才困境
今年三月,我们在浦东新设的服务点被迫延期开放,不是因为设备不到位,而是整整三个月找不到能独立操作宠物遗体清洁、火化、纪念品制作的全流程服务师,某次招聘会上,有个年轻人直言:"我宁愿送外卖,至少不用每天面对死亡。"

这种场景折射出行业痛点:情感消耗大、专业技能门槛高、社会认知度不足,一位从业五年的宠物礼仪师告诉我:"最难的不是技术操作,而是安抚主人时,要忍住自己不跟着哭。"

为什么上海急缺宠物殡葬专才
新出台的《伴侣动物善终服务规范》要求所有操作人员持双证上岗(殡葬服务资格证+宠物护理证),但上海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仅三家,年培训量不足200人,服务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:
• 高端定制服务占比从2024年35%升至52%(含爪印银饰、毛发钻石等)
• 夜间紧急服务需求增长300%
• 宠物临终关怀咨询师岗位缺口达74人

行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
在梳理了132份离职报告后,我们发现核心能力需求集中在三个维度:

  • 情感共情力:能识别不同家庭的哀伤表达方式(尤其独居老人、失独家庭)
  • 跨领域技能:掌握基础兽医解剖知识、3D扫描建模、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
  • 文化敏感性:尊重各类殡葬习俗,从基督教祷告到佛家超度仪式

去年我们破格录用了心理学背景的小林,她设计的"记忆盒子"服务(留存毛发+叫声录音+告别影像)使客户复购率达89%,证明情感价值创造才是核心竞争力。

这个职业带来的独特价值
从业三年的陈师傅在日志里写道:"当主人接过骨灰罐时手指的颤抖,孩子把告别画塞进棺木的瞬间,都在提醒我们——这不是简单的火化,是帮他们守住最后的爱。"

薪酬数据也显示:资深宠物礼仪师月收入可达1.8万元(基础薪资+服务提成+纪念品分成),远高于传统殡葬岗位,浦东某机构更推出"情感补偿假"——每服务20个案例,带薪休假3天进行心理重建。

上海宠物殡葬招聘遭遇困境?行业急需人才加入!

给求职者的实用建议
若你正考虑进入这个领域,请先确认三个关键点:

  1. 现场体验:到服务机构跟随观察整场仪式(多数机构提供3小时公益体验)
  2. 技能储备:优先考取宠物急救证书(上海动物学会每月开课)
  3. 心理建设:定期参加哀伤辅导工作坊(静安区有专项补贴培训)

徐汇区新开的"彩虹桥"职业培训中心,采用VR技术模拟各种告别场景,学员王莉分享:"第一次虚拟服务时手抖得点不着蜡烛,但现在能引导客户用诗歌送别爱犬了。"

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
随着"云守灵""数字陵园"等新形态涌现,岗位需求已从单纯的火化操作转向:
• 生命礼仪策划师(设计个性化告别仪式)
• 宠物遗产顾问(处理遗嘱、信托等法律事务)
• 哀伤疗愈师(提供后续心理支持)

今年四月,我们联合高校开设宠物殡葬管理研修班,首期学员李哲原本是程序员,结业后开发出宠物AI复活系统,现在为逝宠主人重建数字生命体。

即刻行动指南
如果你被这个行业的双重价值所吸引(经济回报+情感意义):
✓ 登录"上海市宠物殡葬服务协会"官网查询最新招聘
✓ 预约参加每月15日的开放日(浦西/浦东双会场)
✓ 准备"情感应对能力"模拟测试(含情景反应问答)

长宁区某机构老板坦言:"我们不苛求经验,但需要看见你对生命的敬畏心,哪怕你带着为自家宠物办后事的经历来应聘,都是珍贵的职业起点。"

当夕阳透过告别厅的彩绘玻璃,在大理石上投出蝴蝶光斑时,我总想起那位带着金毛来告别的老先生说的话:"谢谢你们没有把它当成垃圾处理。" 这个行业缺的不是岗位,而是真正理解生命重量的人。

就是由"止念堂"原创的《上海宠物殡葬招聘遭遇困境?行业急需人才加入!》解析,更多宠物善终行业深度观察,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职场纪实专栏。